攝影 - 英女皇 Rest In Peace,她曾是 Leica 用家,談談 Leica 歴史


英女皇

昨天早上起來,從手機上收到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逝世的消息。

本文章在今年上半年寫了一半,未完成,因為寫書《科技戰國》而把此文章的Draft放下。現在完成此文,作個記念。

攝影一方面是一個科學應用的過程,涉及力學、光學、化學,令到光線中構成的影像可以留存,目的是期望可以一直留存。時間會過去,歷史成為影像,影像又成為回憶,並賦予意義。

Leica,不少攝影人未用過,都會知道這個品牌。

甚至不少非攝影人的朋友都可能聽過Leica這個品牌。

Leica品牌歷史悠久,背後有一種傳奇色彩,在歷史影像中都時有發現它的蹤影。

經典的品牌,背後包括經典的人物和經典的影像。

英女皇曾經使用Leica,她拿著Leica M3的影像還被製成英國郵票。

哲・古華拉

古巴革命英雄 - 哲・古華拉(Che Guevara)的潮流Icon頭像,在不少產品、時裝等之上出現,甚至被印在古巴的鈔票之上。照片的拍攝者是 Alberto Korda,照片是使用Leica相機拍攝,在一次拍賣會中出現以上照片的原作uncropped version,是未經裁剪,見到左面有其他人物,右面有植物,照片看似是不經意或在倉促之情況中怱怱拍下,而非嚴謹的Studio影樓影像。令人有點意外。當中透出的眼神和氣勢,不愧成為一代經典影像。

(參考:Leica Likely Behind Iconic Che Guevara Photo Sells for $20,340

原作未經裁剪版本

Alberto Korda頸上掛着Leica相機

興登堡號飛船空難

興登堡號空難是德國興登堡號飛船在啟航的第二年,即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載客飛行中從德國都市法蘭克福飛往美國紐澤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軍航空站。準備著陸的飛船在離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和易燃的蒙皮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船在34秒內焚毀,造成飛船上97位乘客中的35人(13名乘客和22名機組人員)及地面上的1人死亡,這成為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人們提出了多種理論來解釋飛船起火的原因,包括靜電、雷擊和引擎故障等,也有人認為飛船是因遭到蓄意破壞而起火。

(參考:Hindenburg Disaster

1937 年 5 月 6 日的前一天晚上,當時20多歲的業餘攝影師 Arthur Cofod 忙於修理壞了的Leica相機,曾經有過片的問題。他希望他的修理能奏效,他想不到通過相機的第一卷菲林將記錄下歷史。

第二天早上,在世界上最大的飛船完成跨大西洋飛行後,前往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機場,Cofod在海關運送公司工作,原意是去收取《LIFE》雜誌由興登堡號飛船運送來的照片並運送。

結果Cofod 沒有拿到任何照片,因為意外令到飛船及其上一切被燒毁。不過他使用隨身帶備而剛剛修理完的Leica相機,無心之下拍攝了一些最具歷史意義的照片,記錄了這一場災難。

當時大多數專業新聞攝影師都使用單幅大片幅相機(Large Format),操作費時及每次只拍一格照片。 Cofod 用的是 35 毫米Leica相機(LTM Body - Screw Mount)來記錄著陸。使用Leica讓他能夠快速記錄下唯一的一系列連續災難,而現場的大多數新聞攝影師只能拍攝一兩張照片。

當時的《LIFE》雜誌刊登了五頁興登堡災難照片,其中包括 Cofod 系列的照片,是非常大的展示。

(參考:Citizen Journalist

以上兩個例子,或許就是突顯Leica相機的輕便性和快速操作的特性。

Full Frame 的起源

今天攝影朋友常常說的「Full Frame」,如數碼攝影的正宗。這個Term是源自於菲林時代的35mm 或者135 format,實在和Leica有一段淵緣。

人稱呼Leica之父,Oskar Barnack是德國人,工作是工程師,在Ernst Leitz Company工作,在1910年代時,公司主要生產投影儀、電影放映機、雙筒望遠鏡、顯微鏡,和其他光學設備,當時未有生產相機。

他患有哮喘病,他喜歡行山和拍攝大自然,當時流行的大片幅相機(Large Format),去背著這種相機上山,對於患有哮喘病的他是一個沉重負擔。

可能他的個人攝影興趣,加上以上的誘因,1913年他自製發明出Leica 0原型相機,是一部不能換鏡頭的相機,相對於大片幅相機,設計目標是輕巧容易攜帶,而同時又保持影像的高質素。

他可以造出的相機,但當時沒有適合的菲林配合。他用了當時的35mm電影菲林負片,不過電影菲林在電影攝影機內是打直,縱向行走,放到Leica 0原型相機之上,變成橫向行走,即每一格菲林的暴光範圍是大了,每一格可以拍攝到更大的菲林面積。

Oskar Barnack建議公司採用他的設計,1924年公司公佈Leica I (A)相機型號,於1925年推出市場,Leica的意思是LEItz + CAmera。

之後此菲林格式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35mm 或稱為135 Format。這個格式亦是Digital時代「Full Frame」這個名稱的由來,就是36mm x 24mm的Sensor Size。

相機機身設計語言

由早期開始使用的Leica相機機身線條和操作的轉盤/按扭的位置,大概的設計一直沿用至現在的數碼時代(2022),一直繼續使用。

  • Leica I (A) (可以換鏡頭,1925年)
  • Leica LTM Body (可以換鏡頭,首個型號是Leica II,1932年)
  • Leica M Film Body (首個型號是Leica M3,1954年)
  • Leica M Digital Body (首個型號是Leica M8,2006年)

其中機身左右兩邊的半圓型線條,相信是設計中一個在人體工程學上重要而細心考慮,就是因為當年的大片幅演變至35mm / 135格式,可以兩手握住相機機身去操作,左右兩邊線條剛剛好乎合兩手的虎口位緊握。

我有使用過以上三個世代的Leica相機機種,由LTM Body過度至Leica M Fim Body,其中的對焦和菲林過片功能是大躍進。不過以上提到的機身半圓型線條始終如一,保持到今天,就如同Leica Rangefinder純種血統的一個構成部分。

Leica LTM Body

Leica M Film Body

Leica M Digital Body

論創意

如果單單看相機外型設計,是否欠缺創意?

我的想法是,德國的產品設計有關,產品工學追求一種極致,在設計的過程中已經機關算盡,是想到盡,未必有不斷不斷大幅度改變的必要。得到一個極簡的產品設計,盡量減少無必要的線條和設計元素的打擾,令到操作的過程更加簡單和純綷。

一個做到極致簡單的設計,Leica I (A)於1925年推出市場,到1954年生產的Leica M3,到2006年生產的Leica M8,到最近的型號M11,今天看它的設計外型,仍然是Timeless的感覺,不會覺得過時。

iPhone 14系列剛剛發佈,又有聲音不斷指設計欠缺創意,論功能可能談得上,論外型令我記起Jonathan Paul Ive (Jony Ive),他曾經是Apple的Chief Design Officer,1997年至2019年在Apple工作,經典產品如iPod、iPhone、iMac、還有無數Apple產品都是他的手筆。他曾經在一個訪問中表示他的很多設計是受到Dieter Rams的影響,形容Dieter Rams的設計是 "bold, pure, perfectly-proportioned, coherent and effortless."(大膽、純粹、完美比例、連貫且毫不費力)。

Dieter Rams(生於1932年,現年90)就是德國的一代設計之神,是極簡設計主義的最佳代言人,可以看看下圖的比較。

如果追求產品天天新款有不同的外型,甚至如三尖八角的突出設計,可以為換款而換手機,相信不會選擇Apple。Apple有的是一種「無為」的設計語言,這種設計和使用體驗又息息相關,或許這是其中的一個吸引眾多Apple追隨者的原因。當然還有是Apple產品建立出的生態系統,做到無縫的使用體驗。(參考:Jony Ives' (No Longer So) Secret Design Weapon

本文章中提到Leica相機的輕便性和快速操作的特性,希望帶出下一篇文章,關於Leica相機的使用和操作。

下次再談。


Comments

  1. 事頭婆離去象徵一個時代既結束😔

    ReplyDelete
  2. 頭先睇事頭婆事蹟, 原來事頭婆係車既專家, 識修理車, 另外會開槍, 玩相機應該難唔到佢, RIP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