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財務自由,如果退休時遇上 MPF 大跌
(上次寫FIRE財務自由相關主題,參考:FIRE 財務自由,如何看待投資組合下跌波幅)
「假如退休時遇上MPF大跌」,這類標題不時出現,通常習慣評論為:「大件事,大鑊,影響退休計劃」之類。其實大件事有幾「大」,嘗試去研究思考一下,透過自己的情況,試試generalize去考慮其他人不同情況。
我自己第一份工作,由1990至2007,開始時未有MPF制度,是行ORSO,2007離開時得到一個不錯lump sum,收到錢後自己去管理,因此開始個人投資,由跌跌踫踫開始。
2007至2021年的工作是行MPF,有轉過幾次工,有部份有vested benefit,在轉工時立刻提走,以減少被收費蠶食,以及做consolidation令到所有MPF戶口集中到一個戶口管理。2021年退休時是52歲,由於未滿65歲,不可以把MPF戶口提走,我計劃到60歲透過宣誓,證實沒有工作而提走。
- 退休前在金融機構IT自己算是中層管理,收入ok不錯,十多年儲下MPF有6位數HKD,大概只足夠兩年的生活支出。如果MPF大跌50%,或者大升50%,其實對長遠退休計劃是沒有實際大影響,坊間的「大件事,大鑊」似乎有誇大其詞。退休計劃根本不能夠單單依靠MPF,現在MPF大約佔自己個人流動資產的3%,少得可憐。(流動資產不包括自住物業)
- 又或者退休遇上MPF大跌,因為需要用MPF內資金支持生活支出,這個是會受到投資市場大跌影響。不過如我的以上情況,如果這筆兩年生活支出的現金是「等住開飯」,代表本身的退休投資理財計劃不完備,兩年的生活現金根本不能解決長遠退休問題。
- 餘下的情況,MPF內的資金不是急於變現而用於生活支出,我的假設是會繼續用來投資,可能取回資金switch去不同的投資項目,例如:有工作時是會把MPF放在以股票為主,退休就取回資金去放在較低風險的債券、定期存款等。在這個情況之下,MPF大跌是會有影響,不過解決方法是可以把資金取出,然後自行去投資股票,是平賣平買(相反是貴賣貴買,同樣都是類似「股票轉倉」),理論上不應造成巨大損失,繼續等候合適時機才switch投資。最大的重點是否堅持stay invested,股票有不同市場,不同股票種類,不等於退休就不應該投資股票。(我2021年中退休,到現在2025年8月,已經退休了4年多,是stay invested的堅持者,今日是95%投資在美股+crypto,5% cash)
思考
MPF的遊戲規則加上收費都是「屈機」,不過有沒有用心去管理的效果是有大分別,就是要將先天的手上爛牌盡力去打好。大概7-8年前有一次和網友討論令自己醒悟,於是把MPF內全部資優金放在北美基金,表現有明顯改善。中間有轉過幾次MPF service provider,仍然採用此策略,2024年4月搬去HSBC (當時有promotion,有一些回贈,等於送少少錢放入MPF),放在ValueChoice North America Equity Tracker Fund,是被動式追蹤,收費較依低,到現在一年多有28%回報。(我沒有收錢,不是廣告,建議大家自行做功課,才投資)
MPF的銀碼有限,只可以作為退休計劃中的一道配菜,必須學習投資,努力儲蓄及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同時不要盲目相信坊間講法,MPF大跌是否大大影響自己的退休計劃,最實際是review自己的情況去計算一下。
我是相信stay invested,持續投資,不斷不斷投資。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意見。
《沉溺影像 INDULGE | Hong Kong Cityscape》
《憑科技.贏自由》
《AI 投資時代.真的值得參與嗎?》
《科技戰國.尋找科技價值投資的故事》
https://instagram.com/duncannewinvest
Telegram
https://t.me/duncaninvest
謝謝支持!
歡迎Follow我的攝影IG - eyescoffee:https://www.instagram.com/eyescoffee
參考文章
在 TELEGRAM GROUP 的統計,退休的每月支出預算
07-21,14年間,表現好,也只能儲6位數,的確不夠退休生活。若基層人民沒有這麼多mpf之餘,又不擅理財無甚積蓄,都幾大鑊。
ReplyDelete對於低收入人士的情況,令人擔心。行了多年的MPF,只可以說聊勝於無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