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或熊市,財務自由,計劃和執行
樹窿,其實可以通往目的地
早前滙君兄在止凡Channel的一個Live - 投資樹窿,在節目中拋出一句:「財務自由需要年支出的100倍」。
可能加上去年投資市場的慘況,媒體說的什麼幾多十年未見過的熊市,我見到不少網友聽完以上說話,信心更加受到打擊,很多表示十分灰心。
我有細心去聽Live中𣿬君兄的講述,其實他說出這一番話時有一個Context(希望我沒有理解錯),是提及很多20-30歲的人對財務自由的盼望,但不可以忽略可能會面對要活多50多年或以上的生活支出,加上通脹或者其他不確定因素,最壞情況,等等。更加重要是透過工作和進修,先努力去增值自己。
之後我看了Blogger小薯兄的文章,我覺得有參考價值,提議大家可以看看:(1) 絕望真相!40歲財自要預好100x年開支才說吧! (2) 絕望真相中的一點雞湯。小薯兄的計算中,年支出的100倍,是假設「沒有投資,一舊錢慢慢去搣」。如果有投資,年回報+5%,這個數字已經縮小到35倍。
如果你有一定程度財商,相信都認同「沒有投資,一舊錢慢慢去搣」,根本不是一個完善方法去達至財務自由。
如果一聽到100倍,立即下判斷而打瓜自己,小心自己成為標題黨的忠實信徒。
最重要不是因為別人說的一個數字,要有開放自己的態度,最少自己去計算一下,或者去research,或者看看不同人的意見或文章,然後計入自己的情況,才去作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比較準確的判斷。
支出人人不同,投資回報%和風險承受能能力亦人人不同,以上這一個計算,必定是自己去做,而不是靠聽人講。如果不知道自己可以長期回報%達到多少,一是你未有開始投資,一是你未有做好一個較長時間的投資紀錄。坐言起行,今天就要開始做。
我對於相對比較年輕的朋友對於財務自由的目標,我覺得另外一個風險是,自身的情況可能未來有比較多的改變,用作以上計算的所謂預計支出,都可能因為未來的人生歴程而大大變動,單獨一個人的生活支出,到有伴侶,有家庭,有子女,買樓等,實在很困難在Day 1可以好好作出預估,或者根本無從估計,變化實在太大。無論是100倍或35倍,都不易做到有意義的計算。
有計劃,沒有執行,只會永遠是一個夢想。
有執行,沒有計劃,像軚盤失去控制能力,如何確定可以向目的地前進,又或者當路途中遇上問題,車就先控,很容易會放棄。
計畫應該包括考慮不同情況,包括:最壞打算、風險控制,計畫才可以可持續地執行。最大問題是容易被投資市場牽動情緒,牛市就興高采烈討論財務自由,熊市清倉,意興闌珊,不再相信投資計劃,白白浪費了收集優質股票的機會。
過去經驗
我工作了大約30年,2021退休。
. . . .
我自小家庭經濟不充裕,Concept上不會主動去接觸投資/學習投資。這個可能是成長背景有關,對建立財商的影響。
大學畢業後,工作頭十年充滿「股票很危險」想法,自小看電視劇而得到的印象。買股票的結果,最後通常是破產或者跳樓。
唯一參與過的投資,是月供公司share option幾年,有賺,一到期立刻全部賣出,不能够接受自己持有股票。
2007年,因為離開了公司,得到的「肥雞餐」,還清自住物業的Mortgage之後,剩下來的金錢,加上過去的儲蓄,才認真去想投資的問題。
2007年至2015年,在跌跌撞撞的投資路上,是一個初哥典型散戶。這9年的造就,除了輸錢之外,個人在投資的學習上是毫無寸進。
自從2016年從新建立投資組合,情況得到頗大改善,特別要數算兩個事件:
- Discuss的一個叫收息股的post,對自己是當頭棒喝,終於明白投資是需要有方法,不是買升跌如賭博,不是靠聽人講,要自己去了解和研究。由認識息率/派息歴史/收入/盈利/了解公司業務開始,投資就是如經營一盤生意。看投資書和資訊去增加自己的財商。
- 開始了跑步/跑馬拉松的習慣,帶給自己很多的個人成長,對投資有極大幫助。跑步訓練要先定下計劃,然後有紀律地進行練習,在練習和比賽中遇上任何困難,不可以輕易放棄,控制好自己情緒,鍛鍊心理質素,一心一意去完成目標。過程中自己成為自己的觀察者,去認識自我。(參考:投資馬拉松 (1) 改變)
以上兩件事,代表了投資的兩面,一個是理性的外在世界,一個是感性的內心世界。
所以2016年,可以說才是真正投資的開始,至到達財務自由是5-6年的時間:(對比之前白白花了的9年時間,如果由開始工作起計,是經過了大約25年,才進入價值投資的門口)
- 有沒有使用正確和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分別可以很大。
- 不是靠聽人講,自己對於自己的投資負上全部責任,即使犯錯,才有機會進步。
- 工作收入,都是需要時間累積,是複式效果,適時轉工都是提升工作收入的有效方法,是自己的市場價值(那時已經工作了20幾年,是Middle Management,IT部門的Architect,通常是Report to IT Department Head)。努力工作,努力儲蓄,到後期儲蓄大概60%工作收入去投資股票。
- 每月一收到人工就去買股票,我覺得比較月供的方法更有彈性,我相信有紀律去持續買入,買入後亦比較少出出入入,這方法比較簡單和適合自己。得到的平均成本價,不會是山頂,不會是山腳,而是山腰,可以避開了摸頂。
- 自己一直都保持相對高股票持倉,通常90%或以上。希望此方法亦是可持續,已經經過Test Run,在工作時,到在退休的一年半時,都一直採用。不會突然之間大改自己的投資風格。
- 保留的現金水平可以足夠支持生活1-2年,是作為buffer如果遇上跌市情況。
- 基本的計算:需要本金 = 年支出 / 年回報%(參考:投資美股,FIRE 財務自由的考慮)
- 跌市沒有現金,不是無事可做,可以透過換馬,優化組合。不要灰心,等待市場回復動力,有望跑贏。
- 2016年至2022年,在投資的7年時間,經歷了三次跌市,2018 / 2020 / 2022,可以說是壓力測試。不要因為跌市而放棄投資計劃,Stay Invested。
- 我有兩個仔,一個剛入大學,一個中五,我的經驗,養一個不是需要400萬,不要盲目相信廿年前的電視廣告。支出是因人而異,要自己去了解和計算一下。
如果我站在2016年的投資初期,亦不會預計到實際累積資產的過程比較自己想像中快。
避免因為牛市熊市而心情大上大落,定下計劃及專心去執行,然後就要交給「時間」去完成計劃。
《AI 投資時代.真的值得參與嗎?》
《科技戰國.尋找科技價值投資的故事》
https://instagram.com/duncannewinvest
Telegram
https://t.me/duncaninvest
謝謝支持!
參考文章
謝分享.跑马拉松够意志力👍
ReplyDelete謝謝健一
Delete很好的分享,計劃和持續執行,讓時間完成任務。但大部份人都沒有這種耐性
ReplyDelete多謝亂博
Delete自從2018 last一次比賽,幾年沒有參加比賽,平日都跑得少
去年9月開始跑返,因為比賽,又再經歷過去的感受,可能過左比賽,再分享多一些
定下計劃, 專心去旅行, 行吓玩吓食吓就會完成.
ReplyDelete適當時候,放鬆自己
Delete但系財自後,完全沒有工作又真系比較悶,除非要照顧小朋友,如果系可以發展自己興趣去商業化都系一種唔錯選擇
ReplyDelete謝謝
Delete都是
如果在生活,興趣,社交,可以平衡下,就更加好,或者財自前可以計劃
https://duncaninvest.blogspot.com/2021/10/firemind.html
https://duncaninvest.blogspot.com/2021/09/fireliving.html
very good sharing ~^^~ everytim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your post ~ thank you so much!
ReplyDelete謝謝支持
Delete歡迎終身美麗,多多來看及留言交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03580071594623&id=100058279052487&mibextid=Nif5oz
ReplyDelete謝謝,我都喜歡譚新強的文章
Delete🤝
Delete謝謝分享經歷, 匯君雖然講左個assertion出來, 但我自己計算過, 又不無道理
ReplyDelete我無法喺40歲前完全財自, 現時只能類似coast FIRE, 我短期內仍希望能夠練好功, 做到正宗財自。
> 現時只能類似coast FIRE
Delete補充, 睇多一點資料, 應該叫barista fire, 或近期有本書叫微fire
多謝Simon
Delete原來有5种啊:
ReplyDeleteCoast FIRE: 可以不用一直節儉不用提早退休
Barista FIRE: 追求著兼職換取脫離朝九晚五工作
Fat FIRE: 追求著舒適奢侈不考慮錢的退休生活
Lean FIRE: 極端節省只想盡快進入退休生活
Regular FIRE
Delete多謝健一的補充
DeleteVery good sharing, 我都開始寫blog, 互相交流
ReplyDelete多謝LamLamLei 支持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