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和投資組合,一同成長

 

回顧過去

自己是2007年開始算是正式投資,但投入的資金比重不算是很高,2008年的金融海嘯對自己的影響,只是test the water,如同只放一隻腳掌入水面試試水温的感覺。

投入的資金比重漸漸增加,2011年遇上歐債危機,投資組合loss到6位數,忍不住壓力,低位清倉,沒有倉位,沒有壓力,然後自己就感覺良好,不過股市見底回升。

2015年大時代到2016年,大跌中交學費,又是高買低賣,到建立投資組合初期,以收息股為主,見到股價波動,一隻港股REITS股票帳面loss 5-10%,已經有種悶悶不樂的感覺。

投入到美股市場,2018年尾的下跌,2020年3月環球疫情爆發引致美股溶斷,2022年的通脹/加息/衰退/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熊市 ..... 論跌市的頻密程度,差不多兩年一次。

今天自己仍然在學習中,不過回顧過去,見到現在的自己和2016年建立投資組合的初期比較,已經頗大不同,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投資者必須走過的路

經歷熊市/跌市就是如投資者的洗禮,有人交的學費多,有人交的學費少,但總是交了學費,人才會成長。

  • 有人會用清倉策略,不過之後重新投入投資市場不是一個容易決擇,何時投入,投入多少,投入再下跌又如何,都會有不少問題要去思考。
  • 相反,沒有清倉之下,繼續要承受風險和可能潛在損失,要承受壓力。

我們可能經過不同的成長階段:

  1. 眼光很在意投資回報的銀碼。

  2. 看投資回報銀碼,和工作收入掛鈎,例如:輸了幾多個月人工/幾多年人工。

  3. 面對投資組合的每日波幅,可能由5位數,到6位數,甚至更大。

  4. 正或負%只是一個數字,和投資組合規模的大小無關。

  5. 由短期/年度YTD回報%,焦點轉移到行業和公司的質素,才是影響長遠的回報。

當投資組合的規模,由6位數字,到7位數字,到8位數字,甚至更大,需要更大的能力去管理。換一個說法,你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你的財富。同樣地,你的財富,決定了你能力的大小。

隨著時間,理論上大家都希望見到投資組合的規模日漸長大(應該沒有人想見到投資組合停滯不前,甚至是收縮),面對以上的種種負面情況,以及需要去管理好自己情緒去面對壓力,減少情緒波動,令自己沒有感覺,都是一種能力。這個能力就是透過如以上投資過程中的跌跌碰碰而獲得,尤其是面對熊市中的逆境情況。

多了解投資項目的本身,了解風險,了解波幅,還有更多去了解自己,包括:心理質素、風險和壓力承受能力,多了一份心理準備,可以幫助自己渡過逆境,能力就會提升。


《科技戰國.尋找科技價值投資的故事》

發售資料


下面的Page / Group,歡迎大家Like和Follow,就可以自動收到文章更新。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duncaninvest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duncannewinvest
Telegram
https://t.me/duncaninvest
謝謝支持!


參考文章

你仍然相信長線投資嗎?(4) 仍然要去問財務自由的問題

你仍然相信長線投資嗎?(3) 知唔知?信唔信?

你仍然相信長線投資嗎?(2) PRINCIPLES OF LONG TERM INVESTING

你仍然相信長線投資嗎?(1)

壓力

環境差

哀莫大於心死,人無信念難行

價值投資的弔詭 (2)

價值投資的弔詭

跌市中的 S&P500

跌幅量度方法?跌了多少?

台積電從高位下跌了 -41%,之後(補充)

台積電從高位下跌了 -41%,之後

這個時候,仲講科技股?

IDDI,散戶死亡之狗指數

美股下跌,投資的著眼點是什麼?

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價值,價值之外

Comments

  1. 謝謝分享,
    除了經驗, 各式個人實際情況, 都會影響對待波幅 / drawdown既態度, 認識自己好重要

    ReplyDelete
  2. 經此一役,還是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及 數據。

    我在Google 3000元時,也沒有賣出,但當時市盈率已經偏高。

    有兩點,一點是相信長期上升(定投狀態),一點是再投資風險。

    持有現金比不持股更可怕。

    如果是現在的我,可能會考慮把現金放在短期債券,並配合槓桿,從而追通漲,以解決落車後坐等的空窗問題,因此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班車何時再到。

    對於落車後操作,您有沒有甚麼想法?

    ReplyDelete
    Replies
    1. 謝謝安少,細心的分享
      我過去試過先賣走,持有現金等跌有另一種心理壓力
      我自己不會採用全清倉策略,等待入場的壓力不細
      調整下現金水平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水平,2021年我賣過少少,不過我不是為了之後入貨,而是為了生活現金兩年,希望足夠持貨能力渡過低潮

      Delete
    2. 犯錯不要看得太重
      檢討錯誤是令自己進步的機會

      Delete
  3. 很多人都經歷過你所說的成長階段。
    輸贏是如何定義?
    在跌市前持有50%股票、50%現金/債券,現在是輸還是贏?

    ReplyDelete
    Replies
    1. 輸的其中一個現象(不是全部),高買低賣,不斷買,又斬

      Delete
    2. hello, 補充一下,關於年度YTD,或是高位跌了幾多,我寫過以下
      https://duncaninvest.blogspot.com/2022/06/whatisdrop.html

      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