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烈火青春》,近 40 年前的1982 年推出,香港電影中的經典
好的東西應該是Timeless,是歴久常新,或者隨著時間過去,可以帶來新的感受。
. . . . .
電影《烈火青春》是 1982 年推出,導演譚家明表示,電影原名是《反斗幫》,是由於名字筆劃學的專家指導之下而改名。原名《反斗幫》是帶著土氣,切合當時 80 年代。反而《烈火青春》這名字今天仍然充滿時代感,心中有一團火 …….
1982 年是什麼世界?我大概是讀中二的中學生。
大概可以想像這電影的破格前衞,不代表電影是完美,甚至有不少瑖疵,前衞亦不是純粹因為電車上的大膽纏綿鏡頭,而是整體電影的框框不是香港電影既有,即使2023年看,實在是很難去想像當年,今天仍然覺得很前衛新鮮。
四個主要角色:來自草根階層做救生員工作的Pong(湯鎮業 飾),留學日本歸來的Kathy(夏文汐 飾),富家子弟Louis(張國榮 飾),從台灣來香港發展的模特兒Tomato(葉童 飾)。
當中亦有當年香港電影中常見的地道場面,例如:茶餐廳講數、街坊到家中打麻雀,不過同時和日本赤軍刺死叛徒劇情,又格格不入。
除了對白和場面,電影中的意象,充滿青春氣息,對青春率性而無憂無累,尤其後段在離島的生活片段,不能言諭,拍攝得十分有氣氛。
同時,電影彷彿流露文化和身份的衝突,債主和Pong強調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電影的多處出現日本意象:唱片店內日本音樂宣傳、日本赤軍、日本時裝界的活躍份子、從壽司店偷來一大塊三文魚腩,到後來Pong和Kathy的日本人前男友大打出手 …..
到電影結尾,赤軍大開殺戒,世事無常,青春每悔,無奈,又帶著一種末世意味。
創作所以稱為前衞,除了打破道德和創新上的禁忌,更加不想被定型,當中亦有感覺格格不入的部分,故事不一定畫公仔劃出腸,故事不一定只有一個解讀。
如果你是人到中年,都值得一看。
《AI 投資時代.真的值得參與嗎?》
《科技戰國.尋找科技價值投資的故事》
https://instagram.com/duncannewinvest
Telegram
https://t.me/duncaninvest
謝謝支持!
參考文章
電影 -《毒舌大狀》,知性看電影,去了解觀眾和我們身邊的世界
電影 -《法貝曼:造夢大師》,從小孩子到青年人的成長故事,寫情看家庭思考人生,不説教的電影哲學
電影 -《人工殺姬》的 AI 科技迷思,由深情對話,到控訴人性
電影 -《記憶.復仇》,關於仇恨心理狀態和殺人動機 .....
電影 -《該死的阿修羅》,所謂命運或許只是偶然,命運不只是有一個結局
電影 - 村上春樹短篇小說改編,《DRIVE MY CAR》,三個小時的心靈公路電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