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共識,天南地北,從藝術品,到股票,到Bitcoin
2024年5月有次飯局,講開藝術品同價值,觸發靈感想寫這一篇文,不知不覺放低了一年多。(參考:開心飯局(2024/05/14),興高采烈的討論)
首先我過去有上過有關藝術史課程,覺得這種討論十分有意思,藝術品有無意義?有無用?有無價值?我會退後一步,從一些哲學角度,這種思維可否推及去投資。
藝術品的功能、意義、價值
首先藝術品有無用?用途即功能。如果從好實際的生活功能著眼,一個乾隆花樽用來插花,和用在日本城或者10蚊店買的花樽,插花功能上沒很大分別。撇除插花,更加重要的藝術品功能包括:觀賞,即是看的功能,這涉及包括:正品,創作的技巧,創作的原創性等。
正品和創作的原創性是指向uniqueness獨特性,唯一性。不過現代的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金寳罐頭湯畫作的獨特性及唯一性,理論上遠遠不及金寳罐頭湯的真身。看和觀賞功能就變得很抽象,這涉及如藝術展覧中Curator策展人的角色,提供一種作品的解讀和導讀,起碼觀者可以以此作為一個比較有官方立場的參考。否則為何去看Andy Warhol的作品,甚至購買畫作,更加應該去超市貨架看及買金寶罐頭湯的實物。
Curator策展人提供的解釋,特別有意義之時,是當出現的藝術作品帶來的觀賞體驗和以往不同,解釋「講得通」於是成為新的作品解讀,甚至成就新的藝術流派,作品可能成為有金錢價值,有人願意購買或者視爲投資。
藝術品的意義和價值有關連,但未必的一對一的絕對關係,而且對於此不同的人又可能有不同演繹。對於藝術品商人和投資者,賣出好價錢的金錢價值,可能成為意義的大部份。對於藝術品的買家和觀者,Curator策展人的解讀在很大程度成為意義和價值的存在。
藝術品的「講得通」和「睇得明」成為觀者、買家、賣家、投資者的一種依據。這個是一種價值共識的建立,最終受到多個角色接納的共識。
價值共識是一種共識,共識是經由人去建立,不能忽略人的因素。
一個價值共識是由人提出,然後漸漸受到越來越多人接納,這個認為有價值的過程看似抽象和隨意,但確實如此。
股票估值共識
對於股票的價值,有多種不同的估值方法,例如:PE (Price-to-earning)、PS (Price-to-sale)、PB (Price-to-book)、DCF (Discounted Cash Flow)等,數字是比較客觀的一種參考,數字同時亦有其局限性,尤其是不少數字是反映過去,可能欠缺前瞻性。不同人,不同股票種類,不同情況,可能用上不同的估值方法。當時當有人提出以上數字作為股票估值方法,亦未必人人認同,是隨著時間漸漸受到更多人接受,成為共識。
過去10年或者以上,常常聽到不少人提出港股恆指估值相對便宜,是比較港股的歴史平均,還有比較美股的估值,因此推論港股值得投資。但是結果恆指在大部分時間是橫行或者下跌。
我看這個「估值」都涉及價值共識,數字是數字,但是投資者是否接受,就是一種建立價值共識的過程。共識是涉及人的因素,不是一個如科學數字般絕對不變,在投資的範疇中更加包括市場和個別企業的結構性因素,結構性因素影響估值。
如果一個人堅持其中一個數字計算方法,結果可能出現的情況:市場中只有他接納他自己的這個共識,而市場中其餘99.99%的人有另外其他共識,自然地股價沒有如預計之中上升。
基於價值投資概念,價格和價值不同,價格是股票價格,價值是企業價值。價格可能在短期之內改變。不過如以上提及港股有一段長時間顯示出之價格趨勢,即已經不是短期,而是長期,如何與價值的關連需要去思考。
參考Howard Marks在《Something of Value》中特别提到是品質的考慮:
"Successful investing has to be more about superior judgements about (a) qualitative, non-computable factors and (b) how things are likely to unfold in the future."
大概意思:成功的投資必須更多地在於對 (a) 品質上的、非數字 計算上的因素和 (b) 事情在未來可能如何發展的卓越判斷。
Crypto 和 Bitcoin
Bitcoin被創造出來的時候,是0.0009 USD。
寫本文是2025年10月16日,是111,660 USD。
多年來的累積升幅是現像級的傳奇。
如果過分著眼在價格,可能認為是純粹炒賣工具、背後莊家操控、各種陰謀論等。
我看Bitcoin更加像一個結合科技和金融的實驗,當年開發前的White Paper - Bitcoin :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這個可以說是做到的基本功能,最弔詭之處是直至今天仍然不是被大部份人使用作爲日常生活消費的現金系統,但是價錢的累積升幅驚人,在比較多人接受的功能:Store of Value 價值儲存 - Digital Gold,此亦非原先設計時的原意。
更加弔詭,Bitcoin的出現帶著很重的反傳統金融和反建制的意味,但隨時間推演,結果代表傳統金融的華爾街選擇去擁抱它,由起初的抵抗態度是180度改變,共識可以改變。
此亦是事情發展的不可預測性,是動態,而非靜態。我們去分析和研究事物,很需要一個開放的態度。
我自2021年開始研究及買入Bitcoin,雖然自己有經驗投資科技股,但是加密貨幣和Bitcoin對於我都是全新的東西,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深入思考價值,以及閱讀很多人不同看法:
- Bitcoin不是由一個主權國家發行
- Bitcoin不如黃金是具實體特性,非實體可以無限發行和複製
論點基於以上原因,所以判斷Bitcoin為無價值。
其實我同意以上point 1及2,但是並非以此去推斷Bitcoin無價值。Bitcoin的「coin」和比特幣的「幣」字,這個從名稱上以貨幣作為唯一分類導向去比較和解讀,而形成不全面的理解和分析。上面提及Bitcoin似一個實驗,未必如我們已經慣常接觸的東西可以完全反映在分類,如果硬要分類,我會歸納為Asset Class,例如:黃金、股票,沒有人認為黃金和股票的價值來自於可以放入銀包拿出街消費。
Bitcoin的價值被質疑的討論,我覺得可以breakdown為:
- Store of value儲存價值,簡單來說就是今天我用法定貨幣換成Bitcoin,若干時間之後是否可以由Bitcoin轉回法定貨幣?
其實不難理解Cold Wallet好像我們的手機支付App,例如:Payme、Alipay,我們存入法定貨幣增值到手機App,其實我們是相信背後的HSBC或者螞蟻金服,存入的金錢顯示出的一個Balance數字,可以提走(消費都是提走)。現在只是由中心化的金融機構換成去中心化,是否可信?看Bitcoin ETF的資金流入規模和速度,是歴史上最快成長的ETF,很多人用真金白銀去投票。
- Bitcoin的價錢是否應該升如此多?
在經濟學上是簡單的demand and supply道理,supply是2,100萬限量,demand上升,因為越來越多人相信。
越來越多人相信,這是價值共識的建立和成果。
當然價格和價值不同,但是所講的Bitcoin價格是長期之非短期的走勢,值得去思考是否反映的是價值?可以看看在時間線上不同的事件,可以見到是價值共識建立的過程。
思考
從前森林內有一個部落,主要以打獵為 生,以長矛和弓箭作為工具,所以這些工具 有價值。之後發展到農業,斧頭可以砍樹, 把砍下的樹幹樹枝建造成圍欄,圍欄可以長 期使用來飼養牲畜,斧頭作為有價值的工 具。之後再發展到生火煮食,不再需要使用 的斧頭,把斧頭的木柄直接拆下來作為煮食 的燃料,這是最實用不過。
如果硬性規定用昔日已經存在的框框去 理解「工具」,情況可能如瞎子摸象,有時 是捉錯用神。
看科技作為一種工具,「工具的應用」 和「工具有價值」,不是永恆不變的方程式, 因為我們處身的世界就在不斷改變。出現新的生活方式,又出現新的商業模式,科技更加 令到這個改變的速度加快,而且改變的速度快 得驚人。
文章的開頭提及藝術品的功能、意義、價值,幾項是息息相關。
Bitcoin和科技股都是科技投資,投資科技的價值的著眼點是應用,就是功能了,功能是為人去解決問題。價值不是純粹1+1=2的絕對數字或者科學討論,價值包括價值共識的建立。
下次寫寫Ethereum。
《沉溺影像 INDULGE | Hong Kong Cityscape》
《憑科技.贏自由》
《AI 投資時代.真的值得參與嗎?》
《科技戰國.尋找科技價值投資的故事》
下面的Page / Group,歡迎大家Like和Follow,就可以自動收到文章更新。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duncaninvest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duncannewinvest
Telegram
https://t.me/duncaninvest
謝謝支持!
歡迎Follow我的攝影IG - eyescoffee:https://www.instagram.com/eyescoffee
參考文章
CNN Fear and Greed Index 恐懼與貪婪指數
在 TELEGRAM GROUP 的統計,你的 2022 年度投資回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